課程發展
近年,世界經歷了許多轉變和挑戰,這些轉變和挑戰還會相繼而至,為香港帶來深遠影響。為配合教學新常態,裝備學生應對未來,具備二十一世紀素質,本校透過校本適性化教學平台,以照顧學生的個別差異,讓學生了解自己的強弱,從而作出改善,並透過多元化活動,讓學生體驗數碼科技的應用,並提升學生的數碼自學能力。 多元化教學策略讓學生有著不同的目標和個別的學習模式,從而獲得最大學習效益的學習經驗。透過不同學習領域、全方位學習活動和非正規課程如課外活動,運用課時和學時的空間,培養學生的共通能力。教師在課堂上利用不同的教學策略及學習活動發展學生協作、溝通、創造力及明辨思考能力等共通能力。透過電子學習、校園電視台、自學套件、獎勵計劃、網上學習平台等,訓練學生資訊科技能力、運算能力、解決問題和自我管理能力等。 與此同時,本校推行「港天之星」教育計劃,協助學生定立個人目標、實踐策略和學習目標,建立校本「港天人才庫」,從而有系統地協助學生發展個人才能。
1.校外合作計劃
「第十一屆可持續發展教育學程計劃」
本校於本年度參加由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協會主辦的「第十一屆可持續發展教育學程計劃」,學程以「培養未來領袖、攜手推進可持續發展目標」為主旨,加強學生在不同領域對可持續發展的認識,亦配合中學課程的「全方位學習」、「其他學習經歷」等需求。培訓計劃的主題為「生命小領袖」,目標讓學生認識自我,發展個人領導潛力,培養學生成為小領袖,關心社會,建立和諧社會。 學程活動時間表:
日期及時間 | 地點 | 活動內容 |
2022年11月26日 | 香港可持續發展教育學院 | 開幕儀式與主旨演講及可持續發展目標專題工作坊 |
2022年12月-2023年1月 | 待定 | 生命教育研學活動 |
2023年1月-2023年2月 | 待定 | 文化共融研學活動 |
2023年2月-2023年3月 | 校內 | 準備小組報告 |
2023年3月18日 | 香港可持續發展教育學院 | 報告及閉幕典禮 |
通過電子教學工具及應用程式進行電子教學,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和動機,以及學習效能。 同學認識了主題書後,他們感到很有趣。課堂後,他們馬上到圖書館繼續閲讀。另外,教師在課堂上教導學生如何運用電子教學應用程式Book Creator製作電子書。
小一學生在課堂內,透過進行「紙飛機比賽」,讓學生以直觀法來比較不同紙飛機的距離,並運用永備尺量度飛機的遠近。 老師帶領同學進行紙飛機飛行比賽,看看誰的飛機能飛得最遠,並以直觀法作比較,同學在比賽過程中相當投入。
3.專題研習
4.校外支援
2021-2022年度小二英文科參加了由教育局主辦的「外籍老師協作計劃及發展:閱讀建構正向人生」種籽計劃,教師在課堂上透過閱讀圖書和不同活動,讓學生學習接納及關懷他人的態度和方法。2022-2023年度小一及小四英文科分別參加了教育局優質教育基金主題網絡計劃「透過校本英語課程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及中文大學 ‘Integrating 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 into the English Language Curriculum: Fostering Positive Values, Attitudes and Motivations in English Learning in Primary Schools in the 2022/23’ ,計劃目的透過英文課程推行正向教育,提升學習效能。
本計劃在四年級推行,教育局的高級課程支援主任到校與老師,透過共同備課,探討電子學習。 學生運用平板電腦,利用不同的學習軟體及應用程式如:Classkick、Geogebra 等,提升學習興趣,有助學生理解抽象的概念,提高學生解難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