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
- 資優教育
資優教育
資優教育推行模式及資優課程
1. 目的
1.1 有系統性地發掘和培育資優學生,並提供適切的教育機會,讓他們充分發揮潛能。
1.2 資優課程的目的在於提升資優學生的學術水平,同時培養他們的高層次思維能力、創造力和社交能力。
2. 目標
所有孩子都各具潛能,因此,學校給予同學們不同的學習機會,使他們的潛能得以發揮。除了發展全班式資優教育外,還設立不同的拔尖培訓課程及校隊訓練,並推薦潛能卓越的學生參加校外的資優培訓。使不同能力的學生透過參與多元化的課程及活動,啟發他們的高階思維及創意,發展潛能。
3. 校本資優課程
學校採用「三層架構推行模式」,以規劃及推行校本資優教育,並在第一及第二層的全校課程內加入高層次思維技巧、創造力和個人及社交能力三大資優元素。
a. 第一層是指在一般課堂中運用教學策略,發掘學生在創造力、明辨性思考、解難或領導能力等方面的潛能;
b. 第二層是指在校內為能力較高的學生,提供專科或跨學科的抽離式培育計劃;以及
c. 第三層是指在校外為特別資優學生,提供特定的專門訓練學習機會。
第一層資優教育
為使資優教育普及化,提供全班式的資優課程。於中英文科的校本課程中滲入高階思維技巧(資優十三招),發展學生的批判思維、創造力和社交能力。
第二層資優教育
設立了「人才庫」機制,透過老師推薦及甄選,有系統地發掘校內在不同領域具潛質或傑出表現的學生,並加以適切的培育,盡展學生潛能。此外,設立多元化的抽離式專門課程及訓練活動。希望在正規課堂以外,使具濳能的學生可以接受有系統及重點的培訓。
第三層資優教育
對於能力較高的學生,除了推薦他們參加學校以外的資優課程,還會聘請校外專業導師到校開辦相關課程。亦會提名學生成為資優教育學苑的學員,並鼓勵他們參加該學苑所舉辦的資優課程及活動。期望學生能透過進深的學習經驗,擴闊視野,盡展所長。
推行模式 | 校本課程/活動 | |||
校外支援 [教育局及外間機構]
| 推薦到校外機構參與培訓、校隊精英培訓、校外資優培訓(資優教育學苑小學提名)、海外及國內交流團 | |||
抽離式 | 抽離式專科訓練: 以抽離方式在正規課堂以外進行專門課程,在特定範疇有較突出表現的學生接受有系統的訓練。
| 語言文字 | 英文資優班 | |
數學推理 | 奧數、數學奧林匹克 | |||
機械技能 | Lego 編程、STEAM特工隊、無人機編程 | |||
音樂旋律 | 口風琴、中國鼓、手語訓、歌詠 | |||
體 能 | 手球、籃球、西方舞、中國舞、田徑、花式跳繩、 | |||
創造力訓練 | 木偶劇、*戲劇、*英語話劇 | |||
抽離式增潤: 以抽離方式在正規課堂以外進行一般增潤課程,使能力相若的學生一起接受有系統旳訓練。 | 明辨(批判)性思考能力 | 辯論、*口才/司儀 | ||
領袖才能訓練 | 風紀培訓、班長培訓、小老師培訓、演講司儀培訓 | |||
增潤課程 | 小六中英數升中課程 | |||
全班式 | 專門性: 增潤及延伸所有科目課程內容,並在正規課堂按學生的特質實施分組教學,從而照顧各組學生的不同需要。 | 個人及社交能力 | 小一至小六心育課 | |
一般性: 在正規課堂為所有學生而設的課程內加入資優教育的三大元素,即高層次思維技巧、創造力和個人及社交能力。 | 個人及社交能力 高層次思維技巧 | 小一至小六綜合課 | ||
創造力 | ||||
高層次思維技巧 | 創造力 解難能力 | 音樂科各級創作教學 | ||
小一至小三創意藝術活動 | ||||
小四至小六專題單元創作 | ||||
解難能力 | 中文科各級閱讀策略(種籽計劃) | |||
英文科各級閱讀策略 | ||||
常識科各級時事教學 | ||||
常識科各級「科學實驗教室」 | ||||
|
4. 資優教育網上資源
本地機構 | 資源 | 聯絡資料 | |
本地機構 | 教育局課程發展處 資優教育組 | 提供教師專業培訓課程、課程資源、 學生活動和比賽 | 網址:http://www.edb.gov.hk/cd/ge 電話:3698 3472 電郵:gifted@edb.gov.hk |
香港資優教育學苑 | 提供學生活動、課程、 教師培訓、家長教育和 支援及評估服務 | 電話:3940 0101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