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識

目標
  1. 保持健康的個人發展,成為充滿自信、理性和富責任感的公民。
  2. 認識自己在家庭.和社會所擔當的角色及應履行的責任,並關注共同福祉。
  3. 培養對國民身份的認同感,並致力貢獻國家和世界。
  4. 培養對自然及科技世界的興趣和好奇心,了解科學與科技發展對社會的影響。
  5. 關心及愛護環境,實踐綠色生活。
計劃
計劃內容
1. 推展跨課程專題研習

1.1 四年級專題研習
對象:四年級
主題:水耕種植
內容:

  • 認識水耕的科學與科技的原理
  • 認識水耕系統的設計及運作
  • 運用資訊科技搜集水耕與土耕的資料及進行分析比較
  • 運用度量的知識進行紀錄
  • 運用數據處理的知識進行分析
1.2 五年級專題研習
對象:五年級
主題:智能生活
內容:
  • 認識電與生活的關係,並找出研習問題及目的
  • 學習光、聲、電的科學與科技原理
  • 運用編程的知識設計及製作改善生活的智能用具
  • 按設計循環的步驟進行研習
2. 運用探究式教學模式共同備課

對象:一至六年級
主題:探究式教學
內容:

  • 科任共同訂定探究式的課堂教學內容
  • 按探究式教學模式設計課堂
    • 提出問題:利用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帶出探究焦點,從而激發學習動機;
    • 定出假設: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協助學生構思解答上述問題的假設;
    • 驗證假設:利用實驗、問卷、觀察等方式驗證假設是否合理;
    • 獲得結論:分析及詮釋實驗數據,綜合各部分的想法,從而為問題歸納具體結論;
    • 遷移應用:將歸納所得的結論應用到其他情境,鞏固學生的學科知識
    • 科任進行同儕互觀
3.自學STEM活動

對象:三及六年級
主題:自學STEM小冊子
內容:

  • 拍攝自學短片
  • 設計自學STEM小冊子
  • 利用GOOGLE CLASSROOM分享自學成果
  • 學生進行探究
科本活動

1.    參觀活動
2.    專題研習
3.    生活技能評估
4.    「主恩通通識」
5.    校內比賽
6.    校外比賽
7.    時事教學
8.    「科學實驗教室」
9.    尖子訓練及活動課

Top